西普尼再闖關港交所 金表龍頭難破成長天花板
2025年6月3日,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,這是它七年資本征途的第三站。此前,這家公司已在新三板兩度掛牌又摘牌,并折戟北交所。
創(chuàng)始人李永忠來自“中國黃金珠寶首飾之鄉(xiāng)”莆田北高鎮(zhèn),這個以打金手藝聞名的地方,走出了華昌珠寶、金威珠寶等產業(yè)龍頭。西普尼憑借貴金屬手表業(yè)務,2023年坐上了中國最大金表品牌的寶座——按銷量計算市場份額達8.97%,按足金手表GMV計算更是高達35.83%。
業(yè)績過山車 黃金困局難解
西普尼的財務數據如同一張起伏不定的金價K線圖。2022年公司營收3.24億元,凈利潤僅0.25億元;2023年營收躍升至4.45億元,凈利潤翻倍至0.52億元;2024年營收微增至4.57億元,凈利潤卻回落至0.49億元。
金價波動是業(yè)績起伏的核心推手。2023年國際金價飆升,帶動公司貴金屬手表平均售價從每件2064元提升至3083元。但高價抑制了消費需求,2024年上半年銷量驟降至5.3萬件,較同期減少3萬件。
成本結構揭示了更深層困境。黃金占原材料總成本超過80%,導致公司毛利率長期徘徊在20%-25%之間,遠低于港股同行依波路、冠城鐘表珠寶接近50%的毛利率。存貨周轉天數從457天激增至680天,截至2024年6月末存貨高達6.38億元,幾乎相當于其全年營收的1.4倍。而賬上現金僅剩0.37億元,流動性壓力凸顯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其前三大經銷商貢獻了65.7%的營收,且付款周期從3天延長至30天??蛻艏卸雀咂蟛幌?,五大客戶銷售占比連續(xù)三年超85%,削弱了公司議價能力。
轉型突圍 智能賽道難破增長天花板
面對貴金屬主業(yè)的增長瓶頸,西普尼正全力開辟第二戰(zhàn)場。2023年,公司推出內置華為智能機芯的足金智能手表系列,定價1999-2699元,試圖打造“華為智能金表平替”概念。
智能產品布局初見成效。2024年,公司為中國某領先白酒品牌設計的限量版智能手表禮盒套裝貢獻620萬元收入。2025年初又與多家ODM客戶簽訂框架協(xié)議,合作開發(fā)配備華為智能機芯的定制智能手表。
然而新業(yè)務尚未成氣候。2024年上半年智能手表收入僅占總營收6.3%,銷量1萬件,與傳統(tǒng)金表業(yè)務相比體量懸殊。公司計劃在莆田新建的生產基地將主攻智能產品,全面投產后年產能可達20萬只智能手表及飾品,但消化產能存在不確定性。
金表賽道本身的天花板也限制了想象空間。2023年中國金表市場規(guī)模281億元,到2028年預計僅增長至444億元,復合年增長率9.58%。足金手表占比更是不足整個手表行業(yè)的3.4%。
西普尼的應對策略是雙線作戰(zhàn):一方面通過IPO募資提升產能、建莆田研發(fā)中心;另一方面借道馬來西亞經銷商進軍海外,并計劃拓展中東市場。但國際金價持續(xù)高位運行,給貴金屬手表這一核心業(yè)務蒙上陰影。
資本市場對西普尼的態(tài)度始終謹慎。2016年公司估值5億元,2024年僅升至7.73億元,七年估值增幅54.6%,遠遜于同期老鋪黃金8.71倍的估值增長。此次轉戰(zhàn)港股能否打破估值魔咒,仍是未知數。
莆田李氏家族為西普尼設計的資本路徑,折射出中國貴金屬制造企業(yè)的共同困境:黃金賦予它價值,卻也成為它最大的估值枷鎖。智能手表業(yè)務承載著破局的希望,內置華為機芯的創(chuàng)新嘗試已初見成效。但在金價高企的當下,傳統(tǒng)業(yè)務存貨高達6.38億元,智能產品僅貢獻6.3%收入,西普尼仍需向投資者證明:這家金表龍頭不僅能稱重黃金,更能稱量自己的未來。
本文創(chuàng)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場數據和行業(yè)信息,結合輔助觀點分析和撰寫成文。
相關文章
最新評論